峰会实录 | 孙诚:本科职业教育改革,如何先行先试
撰写时间:2021-02-26 来源:竞技宝官方网站 | 浏览量: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实施了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逐步明确为建设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确立职业教育“不同类型、同等重要”战略定位的重大举措。目前,我国已有27所职业院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职教本科试点呈现由点扩大及面的态势,标志着改革重心由“层次”提升转向“类型”内功建设。
2020年12月25日,第八届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以“云峰会”的形式召开。诸位教育界“大咖”围绕“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使命、任务与机制、举措”主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今天,小编为您奉上第五篇专家观点精华——
一、明确办学定位,制定发展战略
坚持以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制定本科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未来的新制造业构成,即大数据与云计算将成为生产资料,互联网、物联网将成为生产关系,而科学技术将成为第一生产力。由此也警示了本科职业教育应该率先重新审视和确定未来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构。
二、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多方共赢机制,培养能快速适应产业发展节奏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双元”育人机制,主要包括政府、学校、企业甚至科研机构等多方资源,最大限度调用多方力量,促进校企合作,将会缩短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时间。
首先,要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双元”育人机制要为学生提供更宽广的学习平台和条件,企业实践,甚至企业宣讲都是很好的第二课堂。要给予学生选择专业自主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综合素质,解决就业的后顾之忧。
其次,要有利于完善师资队伍。要突出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直接参与学生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的重要性,让企业高手为校内课程提供指导。学校教师到企业进行岗位锻炼必须长期制度化、高效化,对教师的“双师”素养要求应该放在最前端。
首先,要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双元”育人机制要为学生提供更宽广的学习平台和条件,企业实践,甚至企业宣讲都是很好的第二课堂。要给予学生选择专业自主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综合素质,解决就业的后顾之忧。
其次,要有利于完善师资队伍。要突出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直接参与学生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的重要性,让企业高手为校内课程提供指导。学校教师到企业进行岗位锻炼必须长期制度化、高效化,对教师的“双师”素养要求应该放在最前端。
三、发现专业群建设的规律特征,开拓与产业链有效对接的运行路径,提高专业群的集聚效应、提高服务功能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实践研究中发现,以“专业群”建设为抓手,能够解决院校专业设置与企业产业发展脱节、专业设置重复、资源分散、就业质量不高和产业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同时,专业群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动态系统工程,绝非教育系统内部若干专业的“组合拼盘”,不是短时间内速成的,更不是学校自编自导的“独角戏”,需要一个渐进建构的过程。
专业群建设是本科层次职业大学的关键改革环节。首先,学校要换位思考,主动了解行业与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变化规律,熟悉产业上下游供应发展链条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校企双方的研讨和磋商,探寻具有共同需求的主干专业,从而进行重组,有的放矢地设计课程、安排实训、调整教法、明确评估标准等,促进专业之间互补互促的集聚效应。其次,明确专业群建设的目的和路径,重构教学组织模式。目前,产业分工在经历了不断细化的阶段后,开始转向产业链发展模式,因此,本科职业大学要探索如何打破学科与专业间的限制与壁垒,按照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能力标准,规划人才培养的结构与流程,为学习者提供能够实现自我重组提升能力的专业集群学习平台。最后,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本科职业学校治理水平。面对学校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提出新要求,领导班子要具有适度超前的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建设一支高素质管理服务队伍,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掌握、调控、优化各环节间关系,使管理要素有效运转,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专业群建设是本科层次职业大学的关键改革环节。首先,学校要换位思考,主动了解行业与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变化规律,熟悉产业上下游供应发展链条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校企双方的研讨和磋商,探寻具有共同需求的主干专业,从而进行重组,有的放矢地设计课程、安排实训、调整教法、明确评估标准等,促进专业之间互补互促的集聚效应。其次,明确专业群建设的目的和路径,重构教学组织模式。目前,产业分工在经历了不断细化的阶段后,开始转向产业链发展模式,因此,本科职业大学要探索如何打破学科与专业间的限制与壁垒,按照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能力标准,规划人才培养的结构与流程,为学习者提供能够实现自我重组提升能力的专业集群学习平台。最后,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本科职业学校治理水平。面对学校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提出新要求,领导班子要具有适度超前的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建设一支高素质管理服务队伍,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掌握、调控、优化各环节间关系,使管理要素有效运转,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四、提升本科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增强职业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随着劳动力市场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全球性流动与迁徙,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参与研发和创新活动,国际高技术技能员工已成为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新技术研发不可替代的人才队伍。无可否认,在促进全球的创新业绩中,密集型的高技术技能人才竞争正在影响着全球各地的创新政策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