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教育头条”南方号:2035教育现代化是怎样的?教育大咖们这样说

撰写时间:2019-09-26  来源:竞技宝官方网站 浏览量:

  “广东教育头条”南方号 9月21日报道:

    今天,由广东省教育厅指导、竞技宝官方网站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在广州举行。今年年会的主题是“面向2035的教育现代化:新时代·新使命·新路径”,来自内地和港澳教育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共同预测未来人才需求”。

    投资教师就是投资教育质量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关键。
    年会上,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高书国认为,目前基础教育在资源配置上普遍存在“对人的投资不足”的情况。“大湾区背景下发展基础教育,需要有一批顶级的教师和好的校长,投资教师就是投资教育质量。”同时要建立正常的增长机制,提高教师基本工资待遇,达到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工资水平。
    同样,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魏中林关注的焦点是“教师”。他认为,相比于职业教育学校和“双一流”高校,应用型本科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还难以满足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支撑应用型本科学校发展的关键要素有两个,一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二是‘双师队伍’的建设。”魏中林提出,目前高水平“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困难,应用型本科学校的教师绝大多数为学术型应届硕士、博士毕业生,对应用型本科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够熟悉,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较弱。
    他建议,要让教师到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学习,以增强应用能力,学校要坚持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核心路径,强化底层设计,坚持从专业做起。 

    建议大湾区共同预测未来人才需求
    粤港澳大湾区的教育合作也是今年年会的热点话题。
    2004年至今,香港已有多所学校与北京、上海、广东多地的学校缔结为姐妹学校,其中以“粤港澳姊妹学校计划”规模最大,约占70%。三地大学也积极合作,香港中文大学与深圳大学合办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香港浸会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在珠海合办联合国际学院,香港科技大学正积极在广州建设分校。
   “粤港澳三地的教育合作集中于广东。随着三地经济发展高度融合,三地政府要共同研究大湾区未来20-30年产业发展趋势,进行未来人才需求预测,避免资源重叠和人才浪费的情况出现。”
香港高等教育评议会秘书长周文港说。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执行会长孙霄兵提出,在国际交流合作和教育对外开放中,各地可以发挥适应当地情形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建议广东直接面对港澳,可以经过批准或授权,签订粤港澳教育协议,推动广东学校到港澳办学。

(文章来源: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909/21/c2644404.html?colID=0&code=200&msg=%E7%99%BB%E5%BD%95%E6%88%90%E5%8A%9F&evidence=ce693609-1a7e-4af3-a326-ec1fb66c14ae&firstColID=3829&appversion=5700&layer=2&share_token=&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date=bnVsbA%3D%3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