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说广东思想政治(品德)小课题研究三个选题维度
撰写时间:2014-08-19 来源:竞技宝官方网站 | 浏览量: |
竞技宝官方网站 沈林
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发展中心 费伦猛
内容摘要:本文以200多项立项的广东思想政治(品德)小课题为例,从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改革方向、课程建设内容、课堂教学方式三个维度,具体阐述小课题的科学策略。
关键词:广东思想政治(品德) 小课题研究 选题维度
课题概念早就为人们熟悉,小课题相对于课题而言存在着。思想品德(政治)小课题研究的范围是以教师熟悉的思想品德(政治)教情、学情、校情出发,由教师个人或科组教师共同确立、研究的直接服务于思想品德(政治)教育教学实践应用性课题研究,属于思想品德(政治)校本教研范畴,主要是指中小学教师在短期内以解决自身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中心,采用适宜的方法积极主动地进行思想品德(政治)实践改进的一种课题研究方式,这里说明了思想品德(政治)小课题内容基本特点。
近年来,我们积极利用学科教研机构进行小课题引领,充分发挥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专业委员会开展科研活动,制订了广东教育学会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十二五”课题、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小课题建设课题研究,适时推进进初中思想品德课标建设、教材建设以及课堂教学质量水平提升的课题研究,以小课题研究推进课改,以小课题研究推进教师专业建设。
那么,广东思想政治(品德)小课题研究,又有哪些选题维度呢?
1、从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改革方向的维度
课程改革到了这个阶段需要总结,有哪些成绩经验,课堂教学有哪些好做法,存在什么问题和困惑,有必要进行研究。学科课堂教学都有大量的案例问题需要整合成课题进行研究,如新课标所表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国际视野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及生命教育如何融入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早读时间进行新闻读报活动、如何帮助学生在政治课的积极发言习惯与口头表达能力、如何注重民主课堂之尊重个性与倡导宽容教学、如何在山区学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如何进行教师相互听课制度建设、如何恰当运用课堂表扬和鼓励培养学生学习信心等等。如何使课堂教学生活化,如何关注民生、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如何根据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广东精神”纳入课堂教学,经济高速发展面对多元移民文化的公民素质教育思辩、山区留守儿童心理特质的品行指导方法等等都是时代变革、课程改革给我们提出的问题,将其细化分解成为小课题研究的内容。
2、从思想政治(品德)课程建设内容的维度
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是德育课程,与其他国家的公民社会课程一样,本课程强调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具有鲜明的“党化”教育的意识形态性质。然而作为公民教育课程,它又具有普适的公民道德教育、民主意识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公民权益教育、社会规范教育、感恩教育、成长教育、合作教育、包容教育、责任教育、规则教育及中华传统文明的礼仪教育等等。如何从教师的视野去研究课程建设,以课堂教学微小现象引申出深刻问题,从小课题导出大道理,提炼出大感悟和大哲理,使课堂教学延伸到公民综合素质探索反思活动,使课堂教学得到科学研究的理性回应。
3、从思想政治(品德)课堂教学方式的维度
思想政治(品德)课堂教学实施的许多方面,特别新课改中出现的新型教学方式都可以研究。如:
①思想政治(品德)课堂中的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的课题
目前的课堂如何有效地营造品德教育的良好氛围,往往设置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令学生经历仿真性实习活动,借助体验换位的心理感受,更好地理解教育内 容,掌握技能,发展能力。教师可以研究这些模拟活动和角色扮演的色怀念深层次的意义。
②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讲故事与主题演讲的课题
“爱听故事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可以研究如何通过给让学生讲故事,或者是学生讲见闻、谈体会,延伸和丰富政治课堂教学内容,深化道德认识,加深情感体验,同时表达的能力也得到训练。每个同学讲了自己所见、所想,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教学效果,形成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
③思想政治(品德)教学游戏的课题
研究如何开展教学游戏,如何把学生学习内容积极配合、诱导学生从中悟出做人道理的娱乐性的活动形式。游戏教学是教师融合了特定教学内容于游戏活动中进行的教学,它可以变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使学生轻松、愉快、有效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将其材料进行整合,提升其理性思辩的意义。
④思想政治(品德)专题辩论形式的研究课题
研究如何通过对一些日常行为或现象进行专题辩论,让学生在正反方的意见中辨别是非,懂得“真善美”与“假恶丑”,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如在《做合理的消费者》的教学中,有同学认为要多存钱,有同学反对。教师注意了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最后使学生明白:倡导节约,不是不花钱,而是不乱花钱,要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如何引导学生合理消费就是课题。
⑤手抄报与专栏呈现的公民素质教育形式的课题
手抄报与专栏常见于校园中,通过办手抄报或专栏等形式,把从课内外搜集到的与课内知识点相关联的文章或图片展示出来,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是把校园文化园地引入具有指导意义的课题研究。
⑥开展思想政治(品德)主题活动为内容的课题
学校主题活动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引导学生组织相应活动进行的教学活动。研究主题活动,通过活动,不仅形象地说明道理,还能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促使学生的感性体验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一个小课题。例如:礼仪教育是七年级下册内容,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巧。为了提高学生的礼仪文化修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注重礼仪,了解与人交往中礼仪礼貌的重要作用,我省一些学校组织了“中学生礼仪教育”系列活动,通过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深化学生对礼仪重要性的理解、领悟与内化,我们完全可以将该活动升华到中华文明的承继,礼仪之邦的展示,形成课题带来的理性意义。
思想品德(政治)课堂教学问题很多,我们考虑的是研究的问题在哪里,需要告诉教师要有怀疑的策略、要掌握变换思考角度的策略,从思想品德(政治)教师自身教育教学的环境中寻找思想品德(政治)课堂教学的问题、从教师的教学重点难点中寻找问题、从思想品德(政治)具体的教育教学场景中捕捉问题、在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中发现问题、从阅读中发现问题、从学校、科组确立的“换件问题”中分解问题,最后得出思想政治(品德)的研究课题。
思想政治(品德)小课题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大家申请小课题积极性高,2011年,我省第一期小课题得到立项的278个小课题,其中初中思想品德109个,剩下为高中,甚至还有地方个别的大学教师和小学教师申报立项。2013年“十二五”第一期小课题进入结题,第二期立项又同时进行。对于教师申请课题,凡是不合乎要求的,我们退回教师要求其按照小课题规定自己修改,直到合乎要求才予以立项,但绝不否定教师的申请,我们的初衷就是鼓励教师参与小课题研究。目前,广东教育学会正在复制我们的做法,也开展了小课题研究。
我们倡导以小课题形式推动课堂教学,以小课题研究新教材使用,以小课题研究教师的角色转变。教师在课题研究同时成为教学的引导者、合作者、创造者,在科研活动中把关注点真正放在学生的身上,教师的激情、个性和魅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研究教学行为转变。教师在教学中,学好教材又超越教材,立足课堂,又超越课堂,尊重教师,又超越教师,课堂师生激情四溢,民主和谐,新课程理念已转化为教师追求理想课堂的动力。以小课题研究教师课程观念转变。课程理念是课程的灵魂。课程是体验,课程是对话,课程是发展资源,凡是对学生有影响、有教育意义并能促进学生成长,或说能够滋养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的资源都是课程资源,简言之:社会即课程、环境即课程、生活即课程。研究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手段丰富和转变,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教学构思与设计、课程的整合等,教师的教学视野在拓展,教师的知识品位在提升。
参考文献:
1. 费伦猛.小课题“小”在哪里——中小学教师“小课题”研究典型特征剖析[J].课程教学研究.2013(8).
2. 费伦猛.以“小课题”研究优势,提高教师专业素养[J]. 吉林教育.2013(8).
3.李照宾等. “小课题研究”的领路人[J]. 中国教师.2013(10).
4.费伦猛.立足“小问题”,形成“小课题”[J].课程教学研究.2013(4).
5.费伦猛.发展路上—点击小课题研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
6.费伦猛、沈林等.如何做小课题研究[M].广州: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0年.
(原发表于《师道》教研版2014年第5期)
(共被浏览次数:365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