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质量“绿色指标”的体系建设与启示——上海市基础竞技宝官网链接下载工作考察报告

撰写时间:2012-10-05  来源:竞技宝官方网站 浏览量:

    推进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改革,既是贯彻落实国家、省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任务,也是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发展、均衡发展和促进教育公平的迫切要求。为学习借鉴国内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9月24—25日,由省教育研究院牵头、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和高中与中职教育处参与,组成了以省教育研究院谢绍熺主任为组长,以周昭国、黄妍、黄志红、鲍银霞、吴有昌、席春玲和耿景海为组员的考察组,考察了上海市基础竞技宝官网链接下载工作。
    考察组分别听取了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纪明泽副主任、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刘中正主任科员对“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以下简称“绿色指标”)研制与实施情况、上海市基础竞技宝官网链接下载实施情况的全面介绍,查阅了有关“绿色指标”的文件和文献资料,并与纪明泽副主任、刘中正主任科员和数学教研员刘达老师互动交流。
    一、上海市基础竞技宝官网链接下载发展概况
    (一)监测发展的历程
    上海市基础竞技宝官网链接下载工作始于2003年对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研究的参与,经历了参与其他组织开展的质量监测活动和研制实施自身竞技宝官网链接下载体系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分水岭是2010年10月上海市教委申报的“改革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办法”被批准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
    在第一个阶段,自2006年到2010年,上海市每年都有部分区(县)参加“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的测试,积累了开展大样本学业质量监测的经验。2009年,上海市参加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PISA的测试理念、技术和操作模式为上海市改革基础教育评价提供了宝贵借鉴。
    在第二个阶段,上海市加强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合作研究。2011年8月,上海市教委基础竞技宝官网链接下载中心学科命题人员赴北京学习命题技术;9月,上海市教委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共同研究,提炼出一系列影响学业质量的关键因素,构建以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为核心价值追求的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评价系统;10月,上海市17个区(县)466所小学29798名四年级学生和338所初中35235名九年级学生接受学业质量测试和问卷调查,同时,有9445名老师和804名校长接受问卷调查。2012年7月,上海市发布“绿色指标”评价结果。“绿色指标”评价带动了各区(县)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建设,促进了各学校开展“绿色指标”评价的校本化实践与探索,成为上海市基础教育转型发展的一个亮点。
    (二)监测实施的步骤
    上海市基础竞技宝官网链接下载工作采取的是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策略。首先,构建上海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因为学生的学业质量是教育评价的核心和难点,它最能反映教育体系中的问题,也是实现基础教育转型发展的关键。其次,在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对学校评价(规范、创新等方面)和教师评价(教学、教研等方面)的研究与探索,逐步形成上海市义务教育质量综合体系。第三,构建上海市基础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引导中小学逐步建立以校为本、基于过程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三)监测组织机构与保障条件
    1. 组织机构。上海市教委基础竞技宝官网链接下载中心于2009年9月成立,挂靠在市教研室,目前编制9人,实际工作人员5人。该中心的职能是负责上海市基础教育质量的监测、分析、反馈与指导工作。
    2. 保障条件。(1)行政保障:上海市基础竞技宝官网链接下载工作是由政府部门牵头,各部门协同合作进行的。(2)经费保障:上海市教委每年拨付“绿色指标”评价专项经费800万元,各参与的区(县)自身也要承担部分测试所需费用。(3)技术保障:上海市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长期合作,借用它们的技术力量,同时借鉴了PISA的测试理念、技术和操作模式。(4)队伍保障:上海市借助参与教育部和PISA测试,培养了一支群众性专业化监测队伍。
    二、上海市“绿色指标”的研制与实施
    (一)研制背景与目的
    上海市的基础教育在全国一直处于“先一步高一层”的地位,如率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85年)、领先全国10年实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率先实行小班化教学等,但上海市基础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学习压力较大、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限制着上海市基础教育发展水平提升,而教育评价改革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突破口。经过多年研究与实践,上海市提出“绿色指标”评价,旨在通过实施评价,改变单一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模式,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导向和环境;了解市、区(县)学生学业质量水平状况和课程标准执行情况,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从宏观的角度更科学、更合理地把握区域和学校的教育质量状况,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探索建立健全以校为本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二)主要内容
    “绿色指标”由三大领域的10项指数构成。三大领域包括学生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和品德行为;10项指数分别为学生学业水平、学习动力、学业负担、师生关系、教师教学方式、校长课程领导力、学生社会经济背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学生品德行为、身心健康、跨年度进步等10个指数,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绿色指标”的主要内容

    (三)评价实施
    1. 监测对象、学科和周期。(1)监测对象是四年级和九年级学生。(2)监测学科是四年级的语文和数学;九年级的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3)监测周期:自2011年起五年之内每年监测一次,2011年的测试和调查时间为10月27日,以后每年按具体情况另行确定。
    2. 测评框架。(1)学科测试框架如表2所示。

表2  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学科测试框架

     (2)调查问卷的框架如表3所示。

表3 各类问卷的调查框架

    3.评价结果处理。“绿色评价”广泛地借鉴了国际上大规模评价项目如TIMSS、PISA、NAEP等数据处理的方法。
    (1)学业成绩的估计。主要采用项目反应理论和经典测量理论对学科测试题进行分析,运用RASCH模型对试题的难度和学生的能力值进行估计,采用Conquest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2)学业水平的划分。采用国际上通行的Angoff和Bookmark方法进行学业水平等级划分,将学生的学业成绩划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种水平等级。
    (3)问卷的处理。问卷部分各个维度的调查试题大部分是李克特5点量表的形式,因此,对于正向的试题,按照“同意计5分,不同意计1分”的原则进行计分,反向的试题则按照“同意计1分,不同意计5分”的原则进行统计。
    (4)影响因素的分析。广泛采用多层线性模型的统计分析方法。
    (四)评价结果的呈现与使用
    上海市2011年“绿色指标”评价结果以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总体分析报告和各区(县)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报告形式呈现。
    “绿色指标”评价是宏观层面对学业质量的综合分析,而不是微观层面对个体学业成绩的诊断,其结果主要用于发现和诊断教育教学问题,作为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依据,形成“检测依靠技术、结论源自证据、分析产生行动”的步骤,建立起基于数据驱动的“检测—分析—改进”循环。
    三、上海市基础竞技宝官网链接下载的经验与思考
    (一)可资借鉴的经验
    1. 建立基础竞技宝官网链接下载组织机构,提供相应的保障条件。为了保证基础竞技宝官网链接下载工作有效有序开展,上海市由政府部门牵头,组织各部门协同合作开展基础竞技宝官网链接下载工作,于2009年成立上海市教委基础竞技宝官网链接下载中心,负责全市基础教育质量的监测、分析、反馈与指导工作。同时,市教委每年拨付800万元专项经费作为“绿色指标”评价费用。在监测技术和监测队伍方面,上海市借助教育部的技术力量,借鉴PISA测试的经验,并以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测试和PISA测试为契机培养了一支基础竞技宝官网链接下载群众性专业化队伍。
    2. 坚持全面的学业质量观,变一维评价为多维评价。“绿色指标”赋予了学业质量以全面的内涵,它把学业质量既看成是一个构成性概念(指学生的学业表现、品德行为、身心健康等诸多领域的发展水平),又看成是一个关联性概念(包括影响学业表现的学习动力、师生关系、教师教学方式、校长课程领导力等各相关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与以往偏重学习成绩的质量标准相比,“绿色指标”既关注学生的学业,又关注学生为学业水平所付出的各种代价;既衡量学生认知能力的水平,又衡量学生体质健康、品德行为、创新素养的水平;既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又兼顾教师、校长、学校乃至家庭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同时,“绿色指标”不仅通过各项指数的呈现反映学业质量水平,还可以考察教育公平、教育发展的均衡程度以及跨年度的进步程度。这种全面的学业质量观和对学业质量的多维评价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要求,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 根据问题解决需要而不是逻辑演绎来研制评价指标。上海市基础教育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各种国内国际测试中都居于前列,但反映出来的共同问题是学生课业负担重、压力大、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不足等,例如上海市学生2009年参加PISA测试的结果表明,上海市学生在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三个方面的总成绩均为第一,但上海市学生报告每周校内上课时间为28.3小时,校外上课时间为6.5小时,校内外共计34.8小时,而这还并不包括学生作业时间。每周校内外上课时间比最少的国家美国和芬兰多出了10个小时以上。 根据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这些实际问题,上海市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价值取向、以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为突破口研制了“绿色指标”,这种思路对于解决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具有针对性,因而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4. 先点再面、逐步深化,以建立区(县)、学校为本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为目的。上海市基础竞技宝官网链接下载体系发展的目标是从学业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到基础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再到以校为本、基于过程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目前“绿色指标”只是针对时弊,直接指向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而进行的评价,还不是全面的教育质量评价。这种先点再面的发展策略有助于实现突破并取得成效。同时,评价是为了促进教育教学过程的改进,而评价和改进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提升的过程,学校才是这一过程的实施主体。所以,上海市将评价体系研制的最终目标定位为构建“上海市以校为本、基于过程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把握住了基础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
    5. 多级联动,保证评价改革顺利推进。上海市基础竞技宝官网链接下载工作,形成了部市合作机制、市级相关部门协同机制和市、区(县)上下联动机制,保证了评价改革平稳有序开展。
    (二)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
    1. 怎样实现“绿色指标”评价的有效应用?“绿色指标”评价是相对科学的“指挥棒”,它虽然对上海市义务教育进行了体检,但它的结果能否有效应用关键还在于使用者,主要是区(县)领导。领导和相关部门的不同认识将产生不同的应用效果。
    2.怎样实现“绿色指标”评价的科学完善?纵向而言,“绿色指标”评价是严格基于课程标准的,但课程标准本身是在发生变化的,这就要求“绿色指标”的评价标准、测试框架也要随之有所调整。横向而言,“绿色指标”体系中的身心健康指数和品德行为指数在内容和评价手段上还不够成熟,其它指数也需要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和深化研究。同时,为保证测试的信度和效度,需要对现有的施测体系进行总结、梳理,构建部门协作、上下联动、高效运行的施测系统,这也是需要深入研究的。
    3.怎样实现“绿色指标”评价的多元开放?从开放角度来看,一方面,上海的“绿色指标”评价需要建立在信息化的平台上,也就是要建设上海义务教育学业质量数据库管理系统,怎样开发、应用、维护这一系统需要技术上的攻关。另一方面,上海的“绿色指标”还需要进一步吸收借鉴国内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学业质量评价先进项目的成果,方能逐步使“绿色指标”评价屹立于国际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潮头。从多元角度讲,家长、社区等其他教育相关者的参与,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且对学生社会经济背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指数、学生学习动力指数的研究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怎样让家长、社区等组织参与到“绿色指标”评价中,需要研究有效的介入和反馈机制。
    4.如何形成真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评价机制?机制是一种不可逆转的文化自觉,是从内心和制度两个方面实现的共鸣。目前,上海“绿色指标”评价还是一种外在的评价,要形成真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长效评价机制,需要观念、管理、教研、教学等全方位深化改革和创新,这是艰难的过程,需要深入探索。
    四、推进我省基础竞技宝官网链接下载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构建政府部门牵头、多方联动的监测组织
    1.成立广东省基础竞技宝官网链接下载中心,对全省基础竞技宝官网链接下载工作进行规划、组织实施、管理指导与反馈。监测中心由省教育研究院和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高中与中职教育处、教育督导室等部门人员组成,还要聘请一批专家学者参与监测体系建设。省教育厅每年投入监测运作经费,列入部门财政预算。
    2.全省各市、县(市、区)建立相应的基础竞技宝官网链接下载机构,协助省监测中心开展工作,并负责当地基础竞技宝官网链接下载工作的规划、组织实施、管理与指导。各市、县(市、区)教育局保证每年投入监测运作经费。
    (二)建立基础竞技宝官网链接下载专业团队
    1.组建以省教育研究院和省教育厅相关处室人员为主体的监测队伍,尽快实施专业培训。
    2.充分利用广州地区有关高校的资源,如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广州大学等的专业力量,共同研制教育质量标准、评价框架及工具。
    3.充分利用已经接受过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基础竞技宝官网链接下载中心组织的监测培训的省内教师资源。
    4.抓紧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教学研究机构和中小学的监测队伍建设。
    (三)根据我省基础教育发展需求确定质量监测重点
    1.以学生幸福感和学生综合实践与创新能力监测为突破口,逐步构建广东省基础教育质量“幸福指标”。目前,我省基础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在观念层面上,许多地方对学生学业质量内涵的理解还有失偏颇,往往将其等同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在学生学业质量发展方面,学生课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足、学习幸福感不高;在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存在城乡、区域、群体、校际差异过大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当前的学业质量监测要反映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建议以学生幸福感和学生综合实践与创新能力监测为突破口,以此带动我省基础教育发展中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先求突破,再寻拓展,逐步构建起广东省基础教育质量“幸福指标”,引领质量评价观和质量评价方式转变,推动遵循规律、以人为本的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改革,促进中小学生愉快学习、快乐成长,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
    2.开展教师专业发展质量监测。结合我省已有的教师评价的经验,借鉴经济合作组织(OECD)发起的“创造有效教学环境(TALIS)”和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发起的“教师教育与发展评价(TEDS-M)”的测试理念和技术,开展我省教师专业发展质量监测。
    3.在学生学业质量监测和教师专业发展质量监测的基础上,逐步开展对学校内涵发展的监测和地区教育绩效的监测。
    (四)构建有利于发挥地方和学校主体作用的监测运行机制
    实践证明,最具有成效的监测往往是以内部评价为主的监测,因此,形成有利于发挥地方和学校主体作用的监测运行机制是我省基础竞技宝官网链接下载工作的重点之一。构建这种机制,需要为地方和学校提供相关的质量标准、政策、经费和技术上的保障,建设广东省开放的教育质量数据库管理系统供地方和学校利用,并且形成将评价结果用于问题诊断和改进的制度,保证评价结果使用的低利害性。

(考察组成员:谢绍熺、周昭国、黄妍、黄志红、鲍银霞、吴有昌、席春玲、耿景海,执笔:鲍银霞)

(共被浏览次数:1983 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