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基础教育2014年国家课程计划述评

撰写时间:2014-09-17  来源:竞技宝官方网站 浏览量:

黄丽燕 李文郁
(竞技宝官方网站,广东广州 510035) 

    提要:课程计划对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学科设置、课程内容及评价要求等均有详细描述。2013年9月,英国教育部公布了2014年基础教育国家课程计划框架文件。该课程计划具有鲜明特点,英国基础教育课程在保证国家统控的同时更强调学校的自由发展;课程目标在于帮助学生成为有教育素养的公民,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核心学科与基础学科具有不同要求;学科教学内容要求简约明了。

   关键词:英国; 基础教育; 2014年国家课程计划
  中图分类号:G423.07(56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0186(2014)09-0114-06

    2013年9月,英国教育部公布了2014年基础教育国家课程改革框架文件。该课程计划是指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纲领性文件,阐明了国家课程的目标以及有关学科及学习领域的教学要求。本文首先从卡梅伦政府的教育哲学思想的角度综述框架文件出台的背景,然后从课程理念与目标、课程结构与学科设置、课程实施建议、以及学科课程标准四个方面介绍新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最后从课程理念、目标,课程结构与学科设置,课程实施等角度对课程计划进行评价。
    一、背景
    任何一个政党均具有各自的意识形态与执政路线,当然也包括有不同的教育哲学思想与教育政见。无疑,加强对政府在教育方面的理念和追求的了解,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教育决策。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资产阶级政党,并最先确立和实行两党制的国家。历史上,大部分时间由工党与保守党轮流执政。至2010年大选,形成了工党、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三足鼎立的格局,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组建了新一届联合政府。保守党与自由民主党的教育哲学思想不存在根本分歧。卡梅伦政府在淡化保守党的“新保守主义”,强化“新自由主义”政党意识形态的同时,也整合了工党和自由民主党所信奉的“社会民主正义”思想,它强调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2013年12月3日,英国教育部发布英国学生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举行的全球15岁学生阅读、数学、科学能力评价中取得的成绩,教育大臣Michael Gove在讲话中再次重申了联合政府的教育理念。他强调2010年以来,英国的教育改革一直坚持了以下一些原则:
    • 强调社会公平,帮助每一个孩子取得成功;
    • 必须为16岁以前的孩子提供一个高质量的学术核心课程;
    • 保证校长有高度的自主权;
    • 建立一个严格的业绩问责制度;
    • 保证校长有权择优汰劣,雇佣合格教师,辞退表现差的教师,奖励优秀教师。
    他还在讲话中指出,自2010年以来,政府会在“保证更大的社会公平”、“建立高质量的国家课程”、“赋予校长更大的办学自主权”、“建立完善的问责制”以及“增大校长聘用和奖励教师的自由”五大方面进行教育改革。
    本文讨论的正是英国联合政府在基础教育领域的改革举措之一 ---- 构建高质量的国家课程。根据英国政府颁布的教育法,国家课程由国家教育部制定并提供课程纲要,包括了核心学科和基础学科要求学习的核心知识与学业成绩目标。2013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指导基础教育开展课程改革的一个纲领性指导文件《英格兰国家课程 --- 框架文件》(The National Curriculum in England--- Framework Document),该课程计划将于2014年9月起在英格兰实施。该计划经过了几年时间的专家论证和征集意见,其论证过程可以参考教育部于2011年12月公布的专家委员会关于国家课程框架的论证报告(The Framework for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 A report by the Expert Panel for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review)。

    二、内容
    本次颁布的国家课程计划中,提供了学校课程以及国家课程的背景信息,国家课程的目标,以及学校课程中学生的算术和数学,语言和识字能力的要求。主要部分是对有关学科及学习领域的要求进行描述。新课程计划比以往的课程计划更简约、明了,突出了核心学科与基础学科的不同地位和要求,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根据个人对专业的理解设计课程,满足学生需求。课程计划为教学提供严谨的依据,为学校提供改进的基准,更好保证让学生和家长为未来取得成功,掌握知识和技能。
     以下将从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学科设置、课程实施建议、学科课程标准四大方面对课程计划作一介绍。
   (一)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
    此次课程体现了英国教育一贯的教育哲学观,体现了新保守主义思想,强调国家统控,同时,也体现新自由主义思想,学校有责任发展自己的课程。主要的课程理念包括:
    • 新课程遵循自由、责任和公平的原则,总体目标旨在帮助所有学生提高水平。
    • 应给予学校更多的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自由。国家课程只提出学生应该学习的基础知识(包括事实、概念、原则和基本操作),让学校自行设计课程,更好适应学生需求以及更有效地实施教学。
    • 国家课程内容的制订必须参照全球其他具有高教育水平地区的课程要求,反映学生学习规律和他们应该掌握的知识。
    • 国家课程应该为年青人提供能够帮助他们能自信地、成功地生活的教育,同时要照顾不同群体的需求。
    • 非常有必要区分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国家课程不能预先规定所有的学习内容和占用不合理的学习时间,要留给地方和学校足够的空间去开发课程。
    • 公立学校必须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但国家课程也是所有学校追求卓越的一个标杆,同时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遵循着以上提到的课程理念,课程计划中提出了以下的课程总体目标:
    • 国家课程帮助学生学习成为有教育素养的公民所需的基本知识,学会欣赏人类的创造性与成就。
    • 学校课程只是每一个小孩所接受的教育中的一部分,学校每天的教育活动有很大的空间,可以超越国家课程要求。国家课程只是概括了一些核心知识,以帮助教师计划教学,增长学生的知识、认识与发展技能。
  (二)课程结构与学科设置
    英国基础教育的学校课程由基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组成。基本课程包含了国家课程。除了国家课程外,基本课程还包含了其他学习领域。《2002年教育法》(Education Act 2002)规定的学习领域包括宗教教育、性教育及职业生涯教育,其学习由学校决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地方课程是对基本课程的补充、扩展及深化,由社区和学校根据需要自行创新并决定教学内容。本次提出的课程改革计划考虑到执行《2002年教育法》的延续性等问题,仍然沿用了这种课程结构体系。
公立学校的义务教育阶段必须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国家课程分成四个关键段(key stage),关键段1和2(5-11岁)为初级教育阶段,由于关键段2跨越的时间相对长,为了便于课程设计,本次课程计划把该段分成了两个阶段:关键段2低段(lower)与关键段2高段(upper)。11-18岁为中等教育阶段,根据《2008年教育及技能法》(Education and Skills Act 2008),义务教育的覆盖年龄由5岁延伸到18岁。
    课程共设置了12个学科,包括核心学科和基础学科,课程计划指出了各个关键段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过程。文件中没有对各学科或专题学习的学时或学分作具体规定,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进行课程安排,前提是必须完成课程计划中提及的教学内容。各阶段的课程安排见表1:

     表1显示,2014年国家课程的形式延续了《1988年教育改革法》(Education Reform Act 1988)中提出的传统做法,即以学科学习为主体,另加上了以内容领域为特点的专题学习。英语、数学和科学是核心学科,每个关键段的每个年级都必须学习。除了核心学科外,计算(以计算机教育为主)、体育、宗教教育也是每个年级都必须设置的学习科目。1至9年级均开设的学科包括艺术与设计、设计与技术、地理、历史和音乐。公民与性及关系教育从7年级开始设置,而外语教育提早到小学阶段开始,在3至9年级之间进行,现行的课程计划中只在7至9年级间进行。公民与性及关系教育得到重视,在7至11年级均要求设置课程。16岁11年级后的“中六”教育课程在本次课程改革计划中并没有具体列出,但作出了相关规定,即不强制公立学校开设的课程种类,但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在以下四个领域中选修一门学科:艺术(包括艺术与设计、音乐、舞蹈、戏剧和媒体艺术);设计与技术;人文(包括地理和历史);现代外语。学校必须向学生提供以上提及的领域中的至少一门课程,如果学生提出要求,学校应该能提供这四个领域的任一门课程。
   (三)课程实施建议
    关于课程实施方面,课程计划中提出了以下一些总体要求:
    • 公立学校必须提供系统的课程,促进学生在精神、道德、文化、心理和身体方面的均衡发展,为学生的未来生活从机会、责任和体验等方面做好准备。
    • 学校课程应该包含国家课程,学校要为学生提供课程中计划的相应学习经验。
    • 要求公立学校能每天组织朝拜活动,在每个关键段都要把宗教教育列入课程计划,中学还必须给学生提供性教育课程。
    • 法律上,英格兰的学校必须按照国家课程计划中规定的内容开展教学。所有学校必须在网络上公开发布学校的年度教学学科内容计划。
    • 所有学校必须开设PSHE课程(即个人、社会、健康与经济)教育。此外,学校也可以设置其他校本课程。
    课程计划中没有提出教师应该使用何种教学方法,只是指出了教学中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归纳起来,最主要的一点是要求学校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需求和特点,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进步,这正是英国追求教育公平的思想理念的重要体现。学校和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在公平教育法规下如何履行职责,包括正确对待种族、残疾、性别、宗教与信念、性倾向、怀孕与生育、变性等问题。课程计划中提及的一些要点包括:
    • 设置适当的目标。教师应该对每一个学生都有高的期望。对于优秀学生和相对落后或出身劣势家庭的学生,教师都应该准备专门的教学方案和恰当的测试方案。
    • 有不少学生有特殊的教育需要,其中主要是残疾学生。学校和教师必须特别设计教学,帮助他们克服障碍,完成国家课程规定的内容。
    • 许多能力比较低的学生学习上均有个别需要,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学生的困难所在,并采取措施,改变教学方式,保证这些学生能完成国家课程计划中规定的学科学习内容。
    • 教师必须关注母语为非英语的学生的学习,了解他们的年龄特征、在英国的时间、以往的教育经历、语言能力等。
  (四)学科课程标准
    课程计划中对每一个核心学科和基础学科均提供了课程标准,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要求和学业成绩目标等。
    关于核心学科(英语、数学和科学)的描述比基础学科更详细,除了列出必修内容外,还列出了属于非强制性实施的教学拓展内容。例如,英语学科课程标准内容包括:学科学习的总体目标及在口语、阅读、写作、拼写、词汇、语法、标点符号等八个方面的具体学习目的,对于关键段1和关键段2的1-6年级,具体列出了以上提及的八个方面的具体教学及评价目标,关键段3则只列出整个学段在阅读、写作、语法、词汇和口语方面的目标。此外,标准还对学校实施课程及评价提出了简要建议,指出了课程安排的自主性及评价的必要性。数学学科标准的结构类似,对于关键段1和关键段2的1-6年级,都提出了在数的认识、计算、几何等方面的学习内容要求和学业成绩目标,指出计算器只能在充分发展了学生的笔算和心算能力的基础上才能使用,一般在关键段2结束阶段介绍给学生。此外,还强调了要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口头表达能力。科学学科的课程标准结构与英语、数学的类似。围绕科学知识和概念理解,以及科学的本质、过程和方法,对关键段1和关键段2的每个年级以及关键段3提出了具体的学习目标。关键段4的学习目标没有在此文件中列出,另外发文,此外,学校在该段有更大的课程自主设计空间。
    比较起来,基础学科的课程标准相对简单,只是提供了相应开设关键段的的学习内容和总体要求,没有具体列出每个年级的目标和要求。

    三、评价
    2014国家课程计划是卡梅伦联合政府执政以来推出的第一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计划,正如上文所介绍的,该计划反映了英国社会的主流教育观,具有其鲜明特色,以下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设置等方面逐一评价。
  (一)课程设计着眼未来与全球化竞争
    综观此次课程改革的过程及公布的课程计划内容,可以看到,英国基础教育课程的顶层设计及实施规划都充分体现了面向未来与面向世界的理念,具有前瞻性。在专家论证该课程计划的过程中,对全球范围内的教育发达地区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剖析与深入比较,吸取其精华。在课程目标方面,强调了国家课程的出发点与归宿都是为了培养年轻一代成为具有较高教育素养的未来社会公民,适应未来社会要求,并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在课程设置方面,充分考虑了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凸显了与科学与技术相关学科的战略地位,提升了现代外语的学习地位。在课程内容方面,学科课程标准力图反映社会、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强调学科内容整合与跨学科学习,充分发挥课程合力。
  (二)课程管理强调掌控与放权
    在英国教育史上,《1988年教育改革法》的颁布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结束了英国学校课程的放任自由状况,实行了国家统一课程。国家课程对协调和均衡各地的教育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出台的课程计划对各学科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清晰的描述,与以往的课程计划比较,显得更简约和明了,整体上体现了政府仍希望继续掌控国家课程,但基本课程中的专题领域学习及地方课程均由学校和教师根据总体要求决定具体的教学内容。此外,没有规定各学科或专题领域的学习时数或学分要求,学校和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课程纲要总体要求、国家教育标准局的要求以及实际情况决定课程内容的教学顺序和教学时限。同样,在教学方法方面也没有对某些教学法作导向性推介,因材施教是文件中提出的主要教学原则。总体上,政府在强调课程统一化的同时,也保障了教师在课程实施方面的自主性。
  (三)课程目标与课程计划追求公平与效率
    从卡梅伦政府教育部的官方网站,我们可以了解到教育部提出的工作愿景是“建设高教育水平社会,并让社会中来自不同背景和家庭环境的青少年和儿童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英国追求教育公平的思想体现在保证公平的教育机会与公平的教育过程两个方面。国家课程目标强调学校教育的任务是帮助每一个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和技能,成为有教育素养的人,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在教育过程中,课程计划中特别强调了教师必须照顾不同学生的差异,包括有不同宗教信仰的学生、不同种族学生、残疾学生、移民学生等,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与评价方案。教育部还在其相关网站提供了具体教学技能建议。再者,学校课程设置尊重学生的选择。在学段4(即高中),有些学科不属于国家课程规定开设学科,如艺术(包括艺术与设计、音乐、舞蹈、戏剧和媒体艺术);设计与技术;人文(包括地理和历史)及现代外语,但学生必须选修其中一门,只要学生要求,学校必须提供任一门课程。此外,政府努力通过优化各学科课程标准,提高课程实施效率与质量。本次改革计划的制定充分考虑了社会发展现状、各学科的学习本质与规律、学校的实践经验与教训等因素,课程计划整体上很精简、清晰,更凸显了各学科的核心知识与技能,保证课程实施效率。
  (四)课程设置兼顾分科与专题学习
    本次课程改革中,课程体系继续沿用了1988年采用的分科形式和领域学习形式相结合,充分发挥国家课程的整体效应。除了12个独立的学科外,还设置了宗教教育,性及关系教育,个人、社会、健康和经济教育(PSHE)三个领域的专题学习。这三个领域的专题学习课程主要发展学生作为不同的社会成员角色(如子女、父母、员工等)健康、独立地生活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在国家课程计划中,这三个专题领域的学习均没有列出具体的教学内容,是学校基本课程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五)各年级课程开设突出科学与技术
    自《1988年教育改革法》颁布以来,英国国家课程的核心学科包括英语、数学和科学三门。本次新国家课程计划中,科学学科仍然被置于重要的战略位置,要求在小学到中学的各年级课程中开设。政府认为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实力,科学改变了生活,它对社会发展与繁荣作用重大,学生必须要了解和学会与科学相关的基本知识、方法、过程与应用。科学学科是基于科学知识整体性的观点设计的,它把生物、化学和物理三门学科进行整合,提高效率,减轻了因为科目繁多而带来的负担,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和概念的基础上,增强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逐渐学会运用科学来解释现状、预测未来及解释原因。
此外,英国在1-9年级均开设“设计与技术”学科。政府认为高质量的“设计与技术”课的开设,对国家的创造力、文化、财富与繁荣都将会产生重要影响。该课属于实践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让学生学会成为有冒险精神、机智的、有进取心和能力的公民。课程主要指导学生就过去和现在的设计与技术及其对生活的影响进行批判性评价,并帮助学生运用数学、科学、工程、计算机及艺术等知识设计和制作产品,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除了“设计与技术”学科,计算机学科也得到了重视,贯穿于四个学段,从1年级至11年级。该学科以计算机教育为核心,融合数学、科学、设计与技术的知识,侧重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思维与创作力,提高其认识和改变世界的能力。
  (六)重视外语学习
    在此次课改计划中,现代外语学科有所加强。学习外语的年段提早到小学3年级。根据专家论证报告,该决策参照了有关开始学习外语的年龄越早越好的研究成果。课程纲要中指出,外语学习的目的在于加深对世界的认识,增加对各国文化的认识,课程学习帮助学生学会用外语表达思想,与他人进行口头或笔头的交流,学会新的思维方式,阅读外语文学,为进一步学习语言,或在其他国家学习、工作、生活、旅游等做好准备。尽管英语在世界语言系统中占有绝对的领导地位,但英国人仍很重视外语的教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从英国的课程改革思路与课程计划中吸取经验,不断完善我国的课程计划,确保教育质量与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UK.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in England: Framework document.
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national-curriculum-in-england-framework-for-key-stages-1-to-4.
[2]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UK. The Framework for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A report by the Expert Panel for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review. http://www.educationengland.org.uk/documents/pdfs/2011-nc-review-panel-report.pdf
[3]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UK. Secretary of State for Education Michael Gove's statement in the House on the OECD’s 2012 PISA results. https://www.gov.uk/government/speeches/2012-oecd-pisa-results
[4] UK Parliament. Education Reform Act 1988. http://www.educationengland.org.uk/documents/pdfs/1988-education-reform-act.pdf
[5] 单中惠. 当代英国基础教育政策及其影响浅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7(2):30.
[6] 郝德永.课程研制方法论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7] 何伟强.英国三大政党教育政见之论析:政党政治视角[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8):24.
[8] 祝怀新. 英语基础教育 [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刘启迪)

    (本文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课程•教材•教法》2014年第9期。)

注:1.本文系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广东特色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2.作者简介:黄丽燕,1969年生,女,广东广州人,竞技宝官方网站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课程教学、测试评价、教育政策、教师教育研究。李文郁,1962年生,男,广东雷州人,竞技宝官方网站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政策、课程与教学、教师发展等研究。




(共被浏览次数:482 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