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大概念教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竞技宝手机端下载”第四十二场开讲
撰写时间:2022-06-11 来源:竞技宝官方网站 | 浏览量: |
6月10日下午,由广东省教育厅指导、竞技宝官方网站主办的“竞技宝手机端下载”第42场高中历史学科“开展大概念教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专场开讲。
本次活动由竞技宝官方网站教学教材研究室中学历史教研员陈家运策划、组织和主持,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郑林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继平教授、广州市教育研究院中学历史教研员邹樱、汕头市教师发展中心中学历史教研员朱命有、汕头市实验学校教师李志彦等专家老师参加。
近年来,广东省中学历史教研团队聚焦“大概念教学”进行了系列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本场活动以“开展大概念教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主题,通过课例展示、教研沙龙、专家视点等环节,从理念到实践层面,展现历史学科大概念教学的广东探索。给观摩学习的老师们带来了当前中学历史教研的前沿理论探索和优秀实践策略。
主题活动第一部分是课例展示。李志彦和邹樱展示了基于大概念的一课两讲,《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课例片段。两位老师还在课例展示前分享了他们教学设计的思路。
李志彦的课例《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以“欧洲近代思想解放运动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先导”为大概念,通过构建长时段、大范围的历史观察视角,引导学生总结出历史发展的趋势与规律,在形象思维上升至抽象思维的过程中,认识“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这一单元教学大概念。课例中的活动设计侧重于培养学生提取史料关键信息、建构时空关联、探寻因果关系,运用唯物史观解释历史的学科素养。
邹樱的课例以“思想解放”为大概念组织教学活动,设计了“欧洲近代思想解放运动有何特点”“欧洲近代为何会发生思想解放运动”以及“欧洲近代思想解放运动有何影响”三个大问题,以相关史料和教科书的叙述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历史认识方法,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和解决问题,形成结构化的认知;同时将基于大概念的评价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习问题和作业设计重点考察学生是否能理解和迁移应用大概念,将评价目标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主题活动的第二部分是教研沙龙环节。郑林、王继平、陈家运、邹樱、朱命有、李志彦等专家老师们,围绕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凝练大概念、如何开展历史学科大概念教学,如何实现大概念教学的教学评深度融合等内容展开研讨。专家老师们在围绕大概念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制定学习目标、设计学习任务和学习评价等方面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王继平还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分享了大概念教学的由来以及国内外研究的情况。这些思维碰撞进一步启发老师们深入思考如何通过大概念教学促进历史课程育人目标的实现。
主题活动第三部分是专家视点。郑林作了《学科大概念与历史课程内容的建构》专题讲座。郑林围绕什么是学科大概念、学科大概念与学习专题有什么区别、怎样用学科大概念建构历史课程内容等问题,从历史学科大概念及其本质、大概念与历史课程内容体系建构、教学中大概念的提炼与课程内容的整合等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讲授。郑林认为,历史学科大概念教学的本质应该是学生通过历史专题学习形成历史认识,是为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服务的。在依据课程标准凝练大概念的基础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将大概念转化为核心问题,围绕核心问题以问题链串联教学内容,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最后,陈家运对此次主题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陈家运认为中学历史教师开展“大概念教学”,一是要明确大概念的内涵和作用;二是要多维度、多层面整合和提炼历史教学中的大概念;三是要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作为教学灵魂。他建议根据大概念建构学习内容框架,设计教学过程及其环节,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以“大任务”“大问题”来统领学习过程,引领学生建构合理的历史结构,避免知识学习的碎片化,帮助学生掌握探究历史的方法和路径,拓宽学生认识历史的视野。
本次大讲堂活动全面展示了近年广东历史学科在“大概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成果,为深入推进高中历史统编教材教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方向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