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数学建模活动 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竞技宝手机端下载”第三十五场开讲

撰写时间:2022-04-08  来源:竞技宝官方网站 浏览量:

    4月15日下午,由广东省教育厅指导、竞技宝官方网站主办的“竞技宝手机端下载”第三十五场“开展数学建模活动 发展数学核心素养”开讲。

    本次活动邀请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章建跃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曹一鸣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何小亚教授、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教师林磊、深圳市高中数学教研员吴振文、广东梅州梅县东山中学数学教研组组长刘迪生、深圳中学张文涛老师团队等参加活动。竞技宝官方网站中学数学教研员吴有昌策划、组织、主持活动。活动在中国教研网、触电新闻、广东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广东教育Plus、广东教育研究、网易新闻广东、粤教研、广东教育传媒、中国移动和教育、粤教翔云等平台进行同步直播,截至发稿,点播量累计51.58万次。


    本次活动首先由张文涛作《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主题报告。深圳中学在2011年9月起就率先在广东省开设数学建模课程,并于2014年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研究成果获2021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张文涛从构建完整的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课程体系、构建系统的课程学习方式、构建系列学习资源和案例、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课程的成果应用及效果、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课程成果创新点等五个方面全面分享了深圳中学的课程建设成果和课程建设经验,为其他地区和学校开展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课程提供了有益参考。

    接着,林健展示了一节优秀课例《消防车调配问题》和一节说课。林健以“哥尼斯堡七桥问题”作为导入,引出本节课的研究问题,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问题串,引领学生经历“问题情境—问题分析与简化—建立模型—求解模型—模型分析与检验—模型应用”的数学建模过程。授课过程自然流畅,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教学突出教师引导、学生生成和核心素养落实。在说课环节,林健从选课背景、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等五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详细介绍,展示了一节高质量数学建模课的设计策略。

    此次大讲堂还设置了《数学建模活动促进学生发展与教师成长》为主题的师生访谈环节,让此次教研活动更接地气、更具学习性。两位高二的同学分享了数学建模课程体验和收获,一位博士生分享了高中阶段数学建模课对现在从事的科学研究工作的积极作用,张建强和张上伟分别从数学建模选修课的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师专业成长等角度分享了他们的心得体会。

    随后是由吴有昌主持,何小亚、林磊、吴振文、刘迪生等专家老师参与的教研沙龙,各位专家老师围绕主题“转变育人方式,发展数学核心素养”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研讨。林健和张文涛具体阐述了数学建模对于促进学生良好的数学观念和数学学习方式及促进学生长远发展的作用,吴振文和刘迪生分别分享了深圳市和梅州市在数学建模方面的开展经验。林磊从大学数学教师的视角畅谈了数学建模活动的积极意义,何小亚详细阐明了数学建模的教育价值。

    章建跃对林健《消防车调配问题》课例作了精彩点评,并分享了自己对开展数学建模活动课程的思考,指出解决数学建模教学的难点,最根本的是提高教师的观念和水平,积极开展数学建模活动的教学研究,使之成为数学教育质量提升的新的增长点。

    曹一鸣对深圳中学“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成果作了点评,高度肯定该成果持续开展了长期的实践探索与研究,构建了完整的课程体系,构建了学生项目式学习与开放式探究活动框架,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课程建设成果形成体系,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曹一鸣寄语深圳中学团队面向全国进行推广应用,实现优秀教育资源的共享。

    最后由吴有昌作活动总结,他指出项目形成了数学建模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证明了开展数学建模互动有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加深了对数学建模的认识,提供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范本,形成了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一种有效路径;建议广大教师要高度重视数学建模活动的重要性,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要行动为先,优秀的课程成果要加强辐射交流,加速成果推广。


    本次大讲堂活动结束后,通过组织、动员全省中学数学教研员和一线教师深入研讨、撰写写心得体会等形式进行“二次教研”或“多次教研”,形成全省同观摩、同教研、同发展的良好教研局面,实现一场教研活动的效益最大化。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