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惠州市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申报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推荐意见
撰写时间:2013-03-28 来源:竞技宝官方网站 | 浏览量: |
大亚湾第一中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59年的“惠阳县澳头初级中学”,1995年升格为完全中学,2000年通过大亚湾区一级学校评估,2001年、2005年分别通过惠州市一级学校评估和复评,2005年9月被惠州市教育局定为惠州市优先发展的优质高中之一。2010年8月,在大亚湾区委、区管委会以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建成了占地面积10.6万平方米、可容纳60个教学班的高中新校区,并于2010年9月实现初、高中分区办学新格局。2012年1月,顺利通过广东省一级学校评估。
学校高中部现有教学班42个,学生2323人,生均占地面积45.7平方米,建筑面积6.97万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30平方米。高中专任教师140人,其中,中学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35人,中学一级教师49人,研究生学历23人,本科以上学历的有120人,学历达标率100%。
一、与时俱进,提升教学理念
大亚湾第一中学紧紧把握素质教育的时代脉搏,顺应教育个性化的时代潮流,积极、主动地参与高中新课程改革,自觉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在扬弃教学传统和学校传统的基础上,吸纳现代教育观念,集思广益,不断总结提高,不断探索创新,确立了学校的教学理念:“聚焦课堂、优质高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二、加大培训力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近三年,学校非常重视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努力做到“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培育师德。通过师德培养,教师能敬业爱生、安教乐教、乐于奉献,展现出高尚的精神风貌。二是注重培育师能。学校实施“青蓝工程”,新老教师结对子,老教师给新教师传师德、帮业务、带科研,新教师帮老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学校每年还开展教学基本功比赛、优质课比赛等业务技能比赛,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熟。三是注重引进人才。近年来,面向全国公开招聘教师,共引进100多名高水平教师,其中应届毕业研究生23人,现在大部分已成长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
三、坚持推进课改,探究高效课堂模式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学校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本校学生自身发展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即“一二三四”自主高效课堂。一个理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两个原则: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三个步骤: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后训练;四个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
四、坚持以研促教,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学校根据自身特点,采取“四措并举”的管理办法,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和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以教研小组的形式,开展优质课评选活动,组织课例观摩和同科同级教师相互听课评课,实行集体备课等,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宽阔平台。学校还积极鼓励教师申报和参与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近三年,有121人次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并取得了一批优秀科研成果,如吴清泉老师主持的国家级课题《基于校域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苏丰校长主持的省级课题《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兰虹老师主持的省级课题《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有效途径》,田万华老师主持的省级课题《高中化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等。其中不少获得了省、市成果奖,如化学科组的《高中化学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的课题研究获市“黄冈杯”金奖、广东省一等奖;自主研编的校本课程《学会生存》、《大亚湾海洋水产资源》、《大亚湾区石油化工概况》、《心灵导航》、《卫生与保健》等已经进入课堂。“科科有课题、人人齐参与”的浓厚教育科研氛围已经初步形成。
近三年来,有400多名学生在国家、省、市、区以上的学科竞赛中获奖。高考取得良好成绩: 2010年本科以上64人,省专以上269人,上线率为73.5%;2011年本科以上93人,省专以上310人,上线率为79.5%。2012年本科以上118人,比增26.9%,省专以上464人,比增49.7%,上线率达86%。高考上线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2010年上重点线8人,比增100%;2011年上重点线12人,增长了50%; 2012年上重点本科线11人,且连续五年有同学考上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全国著名重点大学。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年获得惠州市高考成绩优胜奖二等奖,2012年获惠州市高考成绩进步奖。
对照《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我们认为,大亚湾第一中学已达到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优秀等次的要求,同意推荐大亚湾第一中学申报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
惠州市教育局
2013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