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小学课堂教学数字化评价与质量提升”项目2024年秋季省级教研活动第5场

撰写时间:2024-12-23  来源:竞技宝官方网站 浏览量:

    12月13日下午,由竞技宝官方网站主办,肇庆市教师发展中心、广东肇庆中学承办的“广东省中小学课堂教学数字化评价与质量提升项目”2024年秋季学期省级教研活动第5场“数据循证观素养课堂生成,知行理论促学生思维提升”教研活动在广东肇庆中学信安分校举行。 

    竞技宝官方网站副院长李海东教授、基础竞技宝官网链接下载室张林静副研究员,肇庆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屹娴,肇庆市教师发展中心区域研究部部长李伟聪、肇庆市教师发展中心信息科技教研员沈小锋老师,广东肇庆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杨荣等出席本场活动。广东肇庆中学和广东省基础教育校本教研基地的老师们,以及其他单位感兴趣的研究人员与学校教师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参与本次教研活动。活动由广东肇庆中学副校长、物理正高级教师吴旭东主持。 

    本场活动是为了进一步支持和激发课堂教学评一体化深度研究,促进课堂教研的数字化转型。活动通过主题分享、教研沙龙、专家视点等环节,引导教师运用“CSMS+知行理论”促进课程标准落实落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研究,为一线教师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助力我省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活动伊始,广东肇庆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杨荣致辞,向出席和参加活动的专家与同仁表示欢迎。他结合广东肇庆中学的办学实际,提出要借助先进技术手段为教育教学精准“把脉”,运用数字化评价驱动教育教学场景创新,丰富适应学习、学情智能诊断、智慧课堂评价等场景应用,让数字化与深化课程改革、推动育人方式变革和全面提高育人质量融通、融合。 

    广东肇庆中学信安分校副校长林玉敏作分享《运用CSMS培养学生思维的实践研究》,林玉敏从学校实际出发,直面新校区新教师培养问题,提出“运用CSMS数字赋能老师自主提升,关注学生思维培养,自适应提升教学质量”的观点,从新教师课堂共性问题入手开、分阶段推进,运用新老教师“四同”共研模式、设置“四何”问题链、课堂注重互动质量、通过追问与留白激发学生思维发展。 

    肇庆市端州中学教研处主任廖伟东分享的主题是《CSMS赋能研讨型智慧课堂,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结合学校“以生为本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借助CSMS系统的“思维激发”指数及其细项指标分析,识别教学中的创设情境环节的薄弱点,以团队数字化教研的方式,通过复盘教学、深入剖析数据,反思改进,指导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优化,快速调整教学策略;优化了研讨型智慧课堂中的“情境创设”环节,引入动态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以问题串形式改善提问方式激发学生深度思考。 

    东莞市厚街镇三屯小学教学处主任莫卫玲以《运用CSMS+知行理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实践研究》为主题进行分享。莫卫玲首先结合前阶段研究的课例报告查找共性问题,确定研究的关键指标。按照“基于数据查问题—课例复盘磨细节—形成策略再实践”三个步骤开展循证研究。以开放性问题为支点撬动开放性课堂的构建,运用知行模型四种学习发生方式,促进学生实现知识内化迁移,构建双主-对话-合作的素养课堂。 

    肇庆市第十五小学校长郭巧华作分享《CSMS优化“六有课堂”助力教师成长》。郭巧华深入解读教学之道,巧妙地将“有味、有人、有效”与CSMS关键指标紧密相连,以此为基准,细致入微地对骨干教师及职初教师的课堂展开观测剖析。她借助详实的大单元报告,精准洞察两类教师课堂存在的共性短板,进而对症下药,为每一处不足都量身定制了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 

    教研沙龙环节由肇庆市教师发展中心区域发展部部长李伟聪主持,肇庆市教师发展中心信息科技教研员沈小锋、肇庆市第十五小副校长谭金凤、广东肇庆中学信安分校教学处副主任余捷婷、东莞市厚街镇三屯小学教导处副主任陈艳霞、端州中学教师伍晓彤参与讨论。沙龙以《基于CSMS理论的学生思维培养及课堂体质研究》为主题,就“如何运用CSMS落实素养课堂?”、“如何运用CSMS促进学科思维培养?”、“未来你希望CSMS提供哪些数据提升课堂效能?”这三个话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探讨。

多视角、多层次的研讨将教研沙龙推向深入,让与会教师们更加了解CSMS在改进课堂教学与促进教研活动中发挥的作用。 

    活动最后,李海东副院长作总结发言,他表示本场教研活动围绕聚焦思维激发研究,探讨借助CSMS工具培养学生思维激发的量化改进,助力课堂从注重知识积累转型到素养生成。他依次对于各位分享的老师进行总结评价,指明了各位老师分享和工具使用过程中的亮点,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未来仍需努力的方向。 

针对本次教研活动,李海东总结了四个主要特点,一是数据赋能观察课堂找问题;二是教研跟进激发思维提质量;三是分类施策借助工具促品牌,四是推进教师整体成长出经验。他提出四个建议,一是聚焦课堂提质,推进从知识课堂向素养课堂的转型;二是聚焦教师发展,实现从经验积累到精准提升的转变;三是聚焦学生成长,构建从知识学习向思维激发的飞跃;四是聚焦学校培优,形成数据赋能持续改进良好生态。他希望通过内涵建设促发展,运用数据赋能教学质量提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