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智慧教育”2024年春季省级教研活动第12场

撰写时间:2024-05-08  来源:竞技宝官方网站 浏览量:

    4月25日下午,由竞技宝官方网站主办,深圳市格致中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实验中学、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承办的“5G+智慧教育”2024年春季省级教研活动第12场——“CSMS+知行理论”赋能学校精准化教研的研究与实践活动在深圳市格致中学举行。

    竞技宝官方网站副院长李海东、基础竞技宝官网链接下载室副主任耿丹青、张林静副研究员,深圳市教科院教研室主任于弟,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渝忠、物理教研员李琳老师、质量监控部吕庆燕老师、教师发展部陈嫣琴老师、未来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黄秉刚、深圳市格致中学校长魏恤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实验中学主任袁杰等出席本场活动。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和深圳市艺术高中的老师们,以及其他感兴趣的单位研究人员与学校教师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参与了本次教研活动。活动由深圳市格致中学高宇璇老师主持。

    本场活动是为了进一步支持和激发课堂大单元教学评一体化深度研究,促进课堂教研的数字化转型。活动通过主题分享、教研沙龙、专家视点等环节,引导教师运用“CSMS+知行理论”促进课程标准落实落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研究,为一线教师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助力我省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活动伊始,深圳市格致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魏恤民致辞,向出席和参加活动的专家与同仁表示欢迎。他从深圳市格致中学的办校理念出发向大家介绍了格致办学以来取得的育人成果。魏恤民结合格致中学的办学实际,认为CSMS对于精准教研具有重要作用,希望教师团队可以利用好CSMS,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师生,促进学生的成长。

    一、教学研究专题分享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实验中学的谢建卿老师率先进行分享,她分享的题目是CSMS助力不同职业发展期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她思考“如何促进不同职业发展期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而有效地构建素养导向的高中数学课堂?”借助CSMS,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实验中学分别对学校新入职教师、青年教师以及骨干教师进行了课堂数据分析,发现了这三类教师各自的课堂特点,并分析了各自课堂的优、缺点。面对以上三类处于不同职业发展期教师的共有问题,谢建卿提出了改进的方法。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实验中学刘佳老师针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她分享的主题是《运用CSMS促进学生主体性生成的物理课堂实践——以“传感器”单元教学为例》。她认为CSMS能够较好地对课堂学生主体性生成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前测、后测课的对比分析,刘佳认为她的课堂调控还有待提升,以教师主导的思维激发和评价反馈还有待改进。

    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物理老师辛文逸以CSMS帮助新教师有效成长——聚焦师生问答评》为题进行了分享。首先,辛文逸介绍了广州市八十九中学运用CSMS进行教学实践的三名老师的基本情况,并通过数据展示得出共性问题——问答评运用偏少。通过针对性调整教学实施,三名参与教师的课堂教学大数据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辛文逸老师认为,在CSMS的帮助下,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和学生学习体验改善。

    深圳市格致中学教学处副主任牟睿毅结合自身物理学科的教学实践与学校其他科组的探索,分享《运用CSMS工具助力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牟睿毅从有效教学的概念出发,分享了有效教学的几大表现,并探寻了CSMS与有效教学之间的联系。借助CSMS,他发现了课堂呈现出的问题后,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有意提升互动和问答评质量,在合作交流、整体发展、评价反馈有明显的进步。同时,牟睿毅还分享了格致中学其他教师使用CSMS改进教学的心得体会。

    深圳市格致中学万桐老师进行了案例分享《基于CSMS对高中历史教学范式的探索》。他首先介绍了深圳市格致中学高中历史科组探索的“目标-任务-情境-问题-评价”的教学模式,认为CSMS对于检验情境、问题与评价的实施效果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万桐从课堂情景设置、课堂问题设置以及课堂互动设置三个方面具体介绍了他的课堂实施效果与改进策略。

    二、教研沙龙

    教研沙龙环节由深圳市格致中学教学处副主任牟睿毅老师主持,深圳市龙华区未来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黄秉刚、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李琳、深圳市格致中学教学处主任何冠彬、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实验中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袁杰、广州第八十九中学政治教研组长余少珊参与讨论。沙龙以《运用CSMS工具助力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如何利用CSMS促进课堂教学”、“如何利用CSMS开展教研活动”、“信息技术的进步对未来教育教学形式样态的影响”这三个话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探讨。

    黄秉刚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大模型技术的应用,对计算能力的需求正以指数级增长。CSMS系统的应用推动了教学模式的创新,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强调了学历案在教学转型中的核心作用。通过在学习主题、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学习过程、检验与练习、学后反思等关键环节的创新,CSMS系统促进了教学模式的现代化转型,并实现了教学、学习和评价的一体化

    李琳表示,关于CSMS在物理科组教学研讨和科组教研方面的应用具有很大的潜力和优势。通过CSMS系统,可以对物理科组的教学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了解不同教师的教学特点和风格,发现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这有助于更加精准地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CSMS系统还可以帮助实现科组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和经验交流,促进科组内部的协作和共同进步。

    何冠彬结合格致中学办学成果指出,通过CSMS系统教师可以方便地收集和分析教学数据,开展教学研究。系统提供的数据支持和分析功能,可以帮助教师更深入地了解教学现象和规律,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和挑战,并探索有效的解决策略。这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袁杰认为不同发展时期课堂上老师所关注的点是不同的:年轻老师关注的是如何传授知识,这涉及年轻教师自身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引发学生的兴趣;年长一点的教师关注知识的全面性,这就导致的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时间不同,讲课的类型也不一样;年长的教师可能更多的讲授型,年轻教师的课堂更多的是混合型。以科组为单位,利用CSMS针对不同发展时期教师的表现,提供一些解决方案,年长的教师和年轻的教师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而促进发展。

    佘少珊认为利用CSMS技术可以驱动教研活动深度开展,引领教师准确把握教学方向,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例如科组公开课的评课,借助CSMS系统,获得对这课堂各个方面直观而又全面的数据分析,基于数据开展教研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教研活动组织中,可以让年轻老师连上多节课,利用CSMS的数据分析,纵向比较分析前后数据变化,为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诊断,大家一起研讨,提出改进措施,促进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

    多视角、多层次的研讨将教研沙龙推向深入,让与会教师们更加了解CSMS在改进课堂教学与促进教研活动中发挥的作用。

    三、专家视点

    活动最后,李海东副院长作总结发言,他认为,传统教研是基于经验判断的、碎片化的、单次性的教研,数字化教研是基于数据驱动的、主题式的持续性教研,本场教研活动较好地促进传统教研向数字教研转型。他表示,教师发展历程犹如火箭发射,新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都有需要调整和突破的地方,CSMS提供了调整和突破的工具。接着,他依次对于各位分享的老师进行总结评价,指明了各位老师分享和工具使用过程中的亮点,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未来仍需努力的方向。

    针对本次教研活动,李海东总结了三个主要特点,一是数据赋能,扬长补短,加速教师成长;二是教研支撑,聚焦问题,实现学科提质;三是平台助力,共建共享,催生系列成果。他提出三个希望,一是从定性到定量,促进数字化评价落地落细;二是从经验到实证,实现数字化教研走深走实;三是从单一到多元,助力教师成长多姿多彩。他期待随着参与教研活动的主体越来越多元化,数字教研既能够助力更多的骨干教师突破自己的教学瓶颈,又能够给予青年教师追求教学目标的信心和勇气。

李海东副院长发言


Baidu
map